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钟莹莹、刘奕颖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立鸣)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……”6月26日19时30分,有着“小联合国”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内,中外学生王安石诗词唱诵对话大会在一首《元日》中拉开序幕。当晚,该校梧桐会堂内,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外籍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代表一起,通过演奏、演唱、朗诵、戏曲、舞蹈等形式,演绎了《书湖阴先生壁》《杜甫画像》《泊船瓜洲》等王安石的千古名篇,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和抚州文化。
▲外籍留学生和中国学子共同唱诵《书湖阴先生壁》。
(资料图)
为进一步唱响“文化抚州、梦想之舟”品牌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,抚州市政府联合北京语言大学、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此次活动。活动中,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、瞿弦和分别朗诵了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《渔家傲·平岸小桥千嶂抱》《登飞来峰》等王安石诗词,国家一级演员吴岚等演绎了《牡丹亭·游园》片段。来自俄罗斯、越南、蒙古国等国家的外籍留学生同北京大学、北京语言大学、赣东学院、抚州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的教授、学者,就王安石等历史名人开展话题互动。“我对中国的诗歌很感兴趣,我的中文名字就源自我学的第一首古诗——李白的《静夜思》。”来自俄罗斯的外籍留学生杨静月表示,这次活动让她进一步认识了王安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人。“我很好奇,什么样的土地可以培养出这些才子,希望有机会去江西看一看。”杨静月说。“作为王安石故乡的学子,我感到很骄傲,专家与外籍留学生们的交流也令我受益匪浅。”赣东学院学生宋姝祺说。
▲刘尊带领全场观众一齐唱诵《梅花》。
“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……”表演结束后,来自突尼斯的阿思玛意犹未尽,身着汉服的她向记者再次吟唱了一段《书湖阴先生壁》。“我喜欢中国文化,尤其是汉服和茶道。”阿思玛轻摇印着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”诗句的折扇告诉记者,这是她第二次穿汉服参加文化活动,她很开心。
▲外籍留学生阿思玛。
“类似今天的活动,抚州可以多举办一些,唱响抚州‘中国诗歌之城’文化名片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诗歌唱诵中传播得更远。”北京语言大学刘淑丽教授认为,抚州拥有王安石、曾巩、晏殊、晏几道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,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,应当立体化、规模化、全方位地打好抚州文化牌,为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。
活动最后,现场700余名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和观众一同合唱了王安石的《梅花》,为大会画上圆满句号。
▲现场话题互动环节。
编辑:孙沐雨
复审:冯星星
审签:邱虎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全球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